中共中央党校9月1日举行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强调,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、政治觉悟,增强政治定力、政治担当,做政治上的明白人。当前,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历史起点上,全体党员干部应不忘初心,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以锐意创新的勇气、敢为人先的锐气、蓬勃向上的朝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行。
增强政治意识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点和特有优势,始终做到政治立场始终不移、政治方向始终不偏,历来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予以高度重视与强调。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首次提出“政治意识”。1926年,中共中央在《我们今后怎样工作》中首次针对群众提到“政治意识”一词,1928年底,中共中央针对党内同志正式使用了“政治意识”一词。二是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,“政治意识”得到发展。中央提出了“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”等论断。三是改革开放以来,“政治意识”得到不断完善。党中央针对改革开放条件下党内出现的新情况,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,强调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,是做合格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最重要条件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对于党内政治意识问题更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,强调政治问题始终是根本性的大问题,将对“政治意识”的认识提升到国家治理的战略层面,放在“四个意识”的首要位置。
增强大局意识。当前,党和国家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错综复杂。作为党员干部,需做到正确认识大局、自觉服从大局、坚决维护大局。一是正确认识大局。大局是具体的、动态的、变化的。当前,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这是全党与全国工作的大局。要审时度势,善于从全局高度、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,不断提高从大局上观察分析问题、谋全局抓大事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。二是自觉服从大局。树立全国党和国家工作“一盘棋”思想,自觉地把各项工作融入大局之中来思考、谋划和部署。要主动为党分忧,做到主动而不越位、辅佐而不缺位、周到而不空位、服从而不盲从、参谋而不参政,将中央的战略决策、战略部署真正落到实处。三是坚决维护大局。要自觉把自身、部门和地方的工作与全国大局联系起来,与中央的整体部署对接起来。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变化,尤其要自觉用党的十九大创新理论武装头脑,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,保持清醒头脑,站稳正确立场。
增强核心意识。十八大以来,全面从严治党开辟了新的境界,健康了党内政治生活、重塑了党内政治生态,推动党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,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,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,更应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在思想上充分信赖党的领导核心,政治上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,行动上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定不移、决不动摇。
增强看齐意识。树立高度自觉的看齐意识,积极营造见贤思齐、团结进取的风清气正氛围,凝聚干事创业、凝心聚力的奋发向上精神。一是向党中央看齐。要一切听从党中央的指挥,一切服从党中央的安排,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,在全党形成更加团结统一、更加凝神聚气、更加坚强有力的良好局面。二是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。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必须雷厉风行,确保令行禁止、政令畅通,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。三是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。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上,做到坚决贯彻不走样,忠实执行不打折,狠抓落实不懈怠,在全社会形成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、智慧和力量充分迸发、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大好局面。